欢迎来到南京师范大学干部培训网!

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

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基地

卓越教师人才培养实践基地

国家级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

复合型硕士层次高中教师培养实践基地

全国教育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

  • 干部培训咨询热线:
  • 400-072-5559
    干部培训项目总览

热门培训项目

南京师范大学干部培训
当前位置:干部培训教育网 > 南京师范大学 > 综合资讯 > 机构新闻 > 正文
综合资讯

咨询热线:

400-072-5559
在线获取干部培训方案
  • 培训主题:
  • 参训单位:
  • 参训人数:
  • 联系人:
  • 联系电话:
  • 备注:
联系客服

朱赢椿:这块“豆腐”承载着中国人的共同情感

发布时间: 2022-12-27 10:25:43   浏览次数 : 448    来源:南京师范大学

一块颤颤巍巍的“豆腐”,将中国人吃的智慧全包含在了其中,它方正洁白,既朴实,又尽显尊贵,这块看上去普普通通的中国“豆腐”,其价格竟高达128元……这就是南京著名图书设计师朱赢椿于日前推出的图文书《豆腐》,刚刚斩获2022年度“最美的书”。书中收录了与豆腐有关的诗歌、文章、谚语、戏曲、灯谜和专访等,趣味与创意让这道“豆腐大餐”显得既赏心又悦目。



从《肥肉》到《豆腐》,食物总能引起强烈共鸣

早在八年之前,朱赢椿就联合浦睿文化策划了“食物主题系列书籍”中的第一本书,这就是名噪一时的《肥肉》。他以肥肉为话题,给一百多位作家及名人布置“命题作文”,将他们对肥肉的记忆集为一体。

让人没有想到的是,这个看似简单的话题,却引起了强烈共鸣,叶兆言、麦家、张嘉佳、蒋方舟、刘晓庆、杨澜等一众名人,悉数上场,讲述自己与肥肉的深厚情谊和不解之缘;书中还衍生出了很多由猪肉制作的食物,比如,肉圆、油渣,甚至细化到一道道耳熟能详的菜。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朱赢椿在这本书中的设计极尽夸张与搞怪:书的封面呈肥肉样,纹理优美,一时间书店纷纷卖起了“肉”。买一本《肥肉》书送一块肉,也成为当年一个极其有趣的图书营销方式。

其时,朱赢椿一再表示,其实他并不待见荤腥,做《肥肉》纯粹是为了好玩,他口味偏素,喜欢吃五谷杂粮和豆腐,准备再做一本《豆腐》。在朱赢椿看来,今天的人们,饮食面临着更多选择,这个时候,食物所承载的乡愁在慢慢变淡,而中国人对豆腐的理解与想象,从厨房到书房,无一不让人吃惊。

从《肥肉》到《豆腐》,这一等就是8年。“还是做豆腐最安全,做硬了是豆腐干,做稀了是豆腐脑,做薄了是豆腐皮,做没了是豆浆,放臭了是臭豆腐!”作为中国人的传统食物,豆腐配合各种烹饪工艺,更是呈现出千变万化的佳肴。“它已经不只是一种简单的食物,更是一个代表了历史、饮食、文化的精神符号。”朱赢椿表示,对他自己而言,白菜炖豆腐这道菜,则是味蕾深处非常强烈的记忆。

“豆腐”书以假乱真,全书厚达1300多页

记者眼前的这块“豆腐”刚从印厂出来,洁白方正,捧在手里颤颤巍巍的,甚至有豆腐应有的一种细腻触感——其设计正是模拟豆腐表面纹理而成,如果不是封面起凸设计,根本看不出中央还写有“豆腐”二字;全书厚达1300多页,由于采用的是50克柔软字典纸,显得更加厚实、细嫩、柔滑;更让人称奇的是,其奇数侧只在页面上下显示两边的页码,具体内容则在打开的偶数页显示。



细节之处尽显书籍之美,这也使得这本“豆腐”书显得好玩、好看,又好“吃”。正如朱赢椿所说:“书装设计的灵魂在于自然而然,像不动声色地从书里长出来一样。”在他看来,“无风格”才是最独特的风格。“书的设计是整体的,一个好的设计不只是封面好看,更在于书的内容编排与整体关系的贴切,包括字体、字号、行距、字距、墨色、纸张的舒适度等,都应该体现这本书的气质。”

《豆腐》是朱赢椿践行本真设计的一次回归。据介绍,为了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他特意买来豆腐进行拍照、观察和比对,并将制作豆腐使用的纱布纹理扫描到电脑里,用作封面底纹;为了还原豆腐表面细微的凹凸不平的颗粒感,他还进行了多次试验,最终选择了浮雕版;字体则选用普通的楷体,既柔和,又质朴,看不出有任何装饰,总而言之,“内文的版式设计并不复杂,力求简洁”。

至于为什么将页码统一放到了一侧,朱赢椿也道出了其中的内幕。原来,50克的字典纸很薄,容易透,所以只印单面;也因其本身很轻飘,在翻阅过程中,就能感受到豆腐被切开后的一种丝滑;此外,由于书的体量大、页数多,采用字典纸也会让书拿在手里有松松软软的感觉。

深入日常生活,感悟中国人吃的智慧

豆腐深入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是中国人三餐四季的家常美味,同时也承载着很多人的浓浓乡愁、童年记忆和人生百味。一句话,通过一块豆腐,可以品尝人间百味,感悟中国人吃的智慧。

由于中国豆腐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传统,这本书收录了诸多与豆腐有关的诗歌、文章、谚语、戏曲、灯谜、专访等。比如,关于豆腐的歇后语有“麻线穿豆腐——提不起来”“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豆腐掉在灰堆里——吹不得掸不得”等。



豆腐历来都为文人所喜爱,在《红楼梦》《随园食单》等作品中总能觅得豆腐的身影。到了当代,文人已鲜少提及豆腐。作家殳俏认为,豆腐之软,诚如中国人心目中软的最高境界:不攻击,却有抵抗;不争执,却有原则;这样的软,不是瘫软,而是气质上的谦和,心底里的慈悲。在作家马家辉眼里,豆腐里面有禅,要用减法吃豆腐,即把贪念除去,把急躁踢走,唯有在静中明白淡的滋味。

在南京学者薛冰眼里,豆腐可贵可贱,搭配入菜的范围极广,平常人家有青菜豆腐,因为有“青菜豆腐保平安”一说;南京人在夏天会吃凉拌豆腐,即在豆腐里切些葱花、滴几滴麻油;到了冬天,将豆腐用滚水浇过,再冻上一夜,便成了冻豆腐,由于易入汤汁,更是别有一番风味。

到了南京作家鲁敏笔下,有关豆腐的记忆又多了几分异趣。小时候,每当家中来客人或是过重要节日,她总会被安排去“拾”几块豆腐,加到当天的菜肴里,如果正好碰到做豆腐的人家正在压制千张,主人还会把边上刮下的千张皮子,赏她几口吃吃。直到这时候,鲁敏记忆中的豆腐才作为主角隆重出场:“崔二的粗糙手指十分灵巧地伸进去,轻轻一拨,水的浮力作用之下,一块四方大豆腐就悠然浮了起来,他的手掌迅速往下面一抄,稳当当托于掌中,水沥沥地移至我的小箩中。”

据朱赢椿介绍,他还联系了多位非文学专业的朋友,向他们约稿,包括来自音乐行业的叶蓓、演艺行业的喻恩泰、建筑行业的野城等,通过这种跨界方式,探索出了更多关于豆腐的好玩内容。除此之外,书中还特别采访了当代豆腐匠人,讲述豆腐制作的工艺。

朱赢椿表示:“因为这样一种独特形式,或许可以吸引更多人阅读这本书,走近我们共有的传统文化,唤起内心深处关于豆腐的特殊情感。”

推荐文章
干部培训教育网声明】网站文章及图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72-5559删除。
干部培训教育网
全国高校党政干部培训、传统文化培训一站式服务平台,汇集全国各主流知名高校和传统文化培训培训机构一站式服务,给您实实在在的方便。

培训电话:

400-072-5559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蔚来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禁止复制    违者必究     渝ICP备18017634号-8        渝公网安备 500000号     网站地图     XML地图
获取方案 在线咨询 培训电话
400-072-5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