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安徽大学干部培训网!

国家“双一流”和“211工程”建设首批入列高校

国家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

全省中小学师资管理者培训基地

全省财政系统干部培训基地

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特色教育基地)

2个国家级和43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 干部培训咨询热线:
  • 400-072-5559
    干部培训项目总览

热门培训项目

安徽大学干部培训
当前位置:干部培训教育网 > 安徽大学 > 综合资讯 > 机构新闻 > 正文
综合资讯

咨询热线:

400-072-5559
在线获取干部培训方案
  • 培训主题:
  • 参训单位:
  • 参训人数:
  • 联系人:
  • 联系电话:
  • 备注:
联系客服

第二届“科技伦理治理协同研究论坛” 在我校举行 虞宝桃出席讲话

发布时间: 2024-10-22 14:59:02   浏览次数 : 255    来源:安徽大学

10月19日-20日,第二届“科技伦理治理协同研究论坛”在安徽大学磬苑校区举行。校党委书记虞宝桃出席并讲话。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秘书长崔伟奇教授主持开幕式。中国科协学会服务中心主任、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秘书长刘亚东,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江淮论坛》主编陈义平,安科生物执行总裁姚建平分别致辞。      

虞宝桃说,此次论坛的议题立意高远。习近平总书记很早提出,科技伦理治理是科技活动必须遵守的价值准则。总书记此次考察安徽的第一站是安庆桐城六尺巷,勉励我们进一步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考察的第二站是合肥滨湖科学城,进一步对安徽科技创新、科技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科技伦理治理协同”这一议题恰好体现这两方面要求的结合。在推进科技发展创新的过程中,我们要遵从科技伦理,处理好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促使我们的科技创新活动向上发展、向好发展、健康发展。

刘亚东说,加强科技伦理治理研究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发展的迫切需求,也是建设科技强国的必然要求。新科技革命迭代演进的特征,要求我们在关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同时,还要着眼新一轮量子技术带来的新能力,努力让科技伦理规范为科技的发展保驾护航。中国科协正在推动设立中国科技伦理学会,健全科技伦理治理的社会组织体系,强化学术研究支撑。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作为国内科学技术与哲学人文社会科学密切融合的交叉学会,将坚持发挥学术引领作用,进一步支持推动科技伦理治理研究,团结凝聚广大科技工作者,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作出新贡献。

陈义平说,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总体目标之一。其中,科技伦理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文明的走向已经与未来科技的走向紧密关联一起,如何遵循伦理先行的原则,引导科技向善发展,是我们人文社科界工作者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所谓伦理先行,不是以伦理规范来阻碍科技创新,而是通过加强新兴科技伦理风险防范与治理,来服务和促进科技创新。这既需要人文社科界内部的通力合作,也需要人文社科工作者与自然科学工作者的跨界融合。

姚建平说,迈入21世纪,新型的科技革命正席卷全球,改变了人类生产和生活的方式。高铁缩短了城市间距,航天加速了外太空的探索,生物技术攻克了疾病治疗的难关,科技造福人类。现代科技的发展不仅是一种物质实践,同时也是一场社会文明的重要变革。解决科技发展和社会文明保障的时代任务,需要重视并正确处理科技和管理的辩证关系,这有利于更好地利用科技这把双刃剑,为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开疆辟土。

本次会议在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的举荐下,已经被中国科协列为《重要学术会议目录(2024)》。本次论坛共设5场次报告,分大会报告、主会场报告与分会场报告。44位专家学者将围绕《科技伦理审查办法(试行)》新规解读、科技伦理治理的机遇与挑战、科技伦理治理研究的方向与思路、生成式人工智能的风险与防范研究、当代新兴科学技术的伦理问题研究、科技伦理治理研究的协同机制等议题开展深入交流与讨论。

本次论坛由安徽大学哲学学院、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哲学系、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工程与社会发展专业委员会、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学技术学专业委员会、安徽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处、安徽大学科学技术处协办。来自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国内44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10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论坛。

推荐文章
干部培训教育网声明】网站文章及图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72-5559删除。
干部培训教育网
全国高校党政干部培训、传统文化培训一站式服务平台,汇集全国各主流知名高校和传统文化培训培训机构一站式服务,给您实实在在的方便。

培训电话:

400-072-5559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蔚来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禁止复制    违者必究     渝ICP备18017634号-8        渝公网安备 500000号     网站地图     XML地图
获取方案 在线咨询 培训电话
400-072-5559